重庆知天而作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24小时免费热线
023-41568770
专注于智慧桑蚕全产业链智能化设备研发制造,大数据平台服务
专注于智慧桑蚕产业链
智能化设备研发制造,大数据平台开发
市场为先导  /  技术为支撑  /  制造为保障 /  服务创品牌

关于印发朱保成同志在农业农村部老部长支部党员大会上发言的通知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5OTk0OA==&mid=2650848265&idx=1&sn=f2a5b5d3255695cd847e69211ad8bb32&chksm=bc1e8e516e342fdc0ad3d1985f34a24b4b8107547aafc9ded8efb1718b4c62860520109f9a61&mpshare=1&scene=23&srcid=04289pzxLQBjms1N4iktBQet&sharer_shareinfo=c9375bcb7878370b40fb515a46f8a3c1&sharer_shareinfo_first=c9375bcb7878370b40fb515a46f8a3c1#rd | 作者:知天e | 发布时间: 2025-04-28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各成员单位:

    2025年4月23日上午,集群主席朱保成同志根据农业农村部征集“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稳保1.4万亿斤台阶”笔谈的要求,以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潘文博关于粮食安全有关情况汇报的精神,结合从事桑蚕产业的实践,在老部长支部党员大会上做了发言,现将发言稿原文予以转发,供成员单位参阅。 

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秘书处

2025年4月25日

发挥桑蚕产业优势  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朱保成

    根据农业农村部老部长党支部征集“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稳保1.4万亿斤台阶”笔谈的要求,以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潘文博关于粮食安全有关情况的汇报,结合我从事桑蚕产业的实践,谈谈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些体会,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指出,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中国碗装了更多中国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这已经是连续第5年将粮食产量纳入预期目标。这些都说明,中央对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放到重中之重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系列论述,体现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深邃战略思维,为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食物供给体系提供了行动纲领,也为农业转型指明了方向。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复杂挑战,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我国大豆进口面临不确定性风险,饲料粮供应压力加剧。大食物观为破解饲料粮依赖进口、提升食物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发展格局下,开发饲料桑等新型蛋白源,是践行大食物观、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战略举措。加快饲料桑产业化发展,既是落实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更是打造粮食安全“护城河”的创新突破,对保障“肉盘子”“奶瓶子”自主可控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发挥桑蚕特色产业优势,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年11月2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原农业部第十六届农交会上我的发言稿《加快发展桑蚕丝绸文化产业,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上批示:请苗圩、长赋、韩俊及农科院领导对这个产业给予重视和支持。2019年5月8日,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和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组建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2019年7月12日,集群召开成立大会,刘鹤委托韩俊同志参观了集群会同有关单位同期举办的中国丝绸桑蚕文化展和品牌产品、扶贫产品展览。韩俊对展览给予充分肯定。

    2020年9月,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强调,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开发利用杂交构树、饲料桑等新饲草资源。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信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印发了《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文件强调,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丰富产品种类,坚持立桑为业,加快桑叶、桑果、桑枝开发,培育一批食品、茶、饮料、酒、食用菌、饲料等领域的骨干企业。

    为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国办、六部门文件精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农民致富、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集群组织了系列展览、研讨活动,农业农村部对这一中华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未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高度重视,吴孔明等10多位领导给予指导帮助。 

    三、饲草饲料纳入基本农作物并收储利用,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解名词指出,基本农作物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而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在国家层面,基本农作物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糖料、蔬菜、饲草饲料等基础性、战略性农作物品种。由于基本农作物直接关系生存安全、国家安全,需要在耕地资源利用上予以优先保障。

    我的体会是,一个国家只有保障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饲草饲料等基本农作物稳产保供,才能掌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发展自主权。我们必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抓紧抓好基本农作物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为了推进饲料桑发展,集群于2021、2022年连续举办了两次以开发利用饲料桑为主题的桑蚕经济论坛。2023年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将饲料桑列入粮改饲收储利用,在此基础上,2024年5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文件将饲料桑纳入粮改饲收储利用。

    今天的饲料,明天的食品。我们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大力推进饲料桑等新饲草资源,推动饲料配方结构调整,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践行大食物观。

    党的二十大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为推动农业建成现代化大农业,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近年来,在全球领先的科学理论、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的引领下,集群在践行大食物观,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取得了新进展。

    中禾宝桑自2020 年落户湖州以来,在短短五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彰显了其在天然产物健康产业中的雄厚实力与领先地位。四川尚好茶叶有限公司秉持“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理念,投资建设尚好茶桑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了周边大面积的茶桑种植,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东方紫酒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文创品牌“中视元创”合作,显著提升了东方紫酒的品牌影响力。集群积极支持企业探索实施各种模式的人工饲料养蚕;支持沣田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发了“晶格水膜”治理盐碱地技术,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认可,央视“焦点访谈”做了报道;支持上海布鲁威尔食品有限公司、唐山竞鼎集团从新西兰引进全球领先的奶绵羊种源,在国内隔离结束后,稳妥推进繁育等相关工作;推广“院内制剂孵化园”,为桑蚕资源在药用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在广州南沙区举办蚕丝蛋白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暨蚕窝产业集群成立仪式,为蚕丝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海南文昌举办以发挥桑树生态优势、助力乡村生态振兴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振兴研讨会,请相关专家作政策解读和演讲交流,为乡村生态振兴赋能。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越来越深刻感到,桑蚕产业是连接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经”,以生态循环为“纬”,织就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经纬线”,持续探索“桑蚕+”产业融合模式,推动桑蚕资源向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延伸。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指出,粮食安全需“稳面积、增单产、提品质、强科技”。桑蚕产业通过“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独特优势,正为这一战略提供新的解题思路。集群将牢记“国之大者”,以品牌之力凝聚产业共识,以科技之刃破解发展难题,为端牢中国饭碗、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桑蚕智慧与力量。